「修道進德在人間,精誠信願成菩提」,修行要走在菩提道上,步步踏實;在人間,要感恩人群使我們看見人、事、物種種有為法,從中體會無量道理。道理是看不到、摸不到的,所以被稱為「無為法」;但是在有為法中,無不含藏著無為法的真理。在人群中修行要時時用感恩心在菩提道上精進,精而不雜、誠而無偽,用很虔誠無污染的單純的心來對人。
修行面對法要深心敬信,這樣對佛法才能深心信願。願是我們的目標、方向,是內心的法髓。我們既已深信立願,在此菩提道上仍要步步精進走過來,盡頭就是我們的心願和目標。
「一乘實法無二三」佛陀為說一乘道來到人間,真理(無為法)雖然看不到但是都含藏在事事物物之中;佛陀要我們知道,知道道理則不生煩惱,但是若只執著在貪、瞋、癡、慢、疑中,則不僅看不到真理,更會造業。
「一切諸世尊」累生累世抱著慈悲心來人間,是因為不忍眾生在六道四生中輪迴不得休息、不能自己,所以「諸佛以慈悲等法」來人間設教。對佛來說人生短暫,但眾生卻在這短暫的人生中不斷造業,於是不斷捨此投彼,受盡苦磨;佛陀不捨,因此隨眾生投生人間,讓大家知道真理。佛陀不斷投生於四生六道中,有時以很明顯的人世間相現相人間;例如兩千多年前以悉達多太子的形象來人間,將思想、觀念、內心所得的無為法詳細地為大家解釋。佛以悲智來為我們破除貪、瞋、癡,不希望眾生一直自作業自受苦難,佛要我們瞭解、看透所有事物的形象之後,能夠完全淨空,回歸不生不滅的真理,破除諸不善法。貪,是內心貪著人間一切的事物;瞋,則是人心的毛病,它會破壞一切眼睛看得到的東西。而貪與瞋都是從癡而來,眾生癡迷,將短暫的人生視為永恆;這些人間的毛病,因為貪造成互相佔領國土,為了要侵佔為己有,互相征戰、貪名奪利,貪不到就起瞋心,不顧一切殺傷生靈,傷害大地山河;人生多麼愚癡!
人世間除了貪瞋癡以外,還有生死八大苦,有些人因為過去所造業力,由不得自己投生於多征戰的地方;或者投生在暗無天日、沒有希望的地方。或許最後是戰死、受傷而死;生老病死是自然法則,但另外的四苦呢?求不得當然苦,但是求到了也會有得、失的苦;怨憎會,求到的子孫如果是不肖子孫,也會很苦;愛的時候卿卿我我,共組家庭,不多久後金屋藏嬌、紅杏出牆,或是婆媳問題、親戚不合,也很苦。還有五陰熾盛,這些都很苦,偏偏眾生只看眼前,到最後遇到的時候才開始覺得苦。所以佛陀教我們要看得開、瞭解道理、順於自然,退一步海闊天空,知足、感恩,就不會有苦。心經裡面說五蘊皆空,沒有什麼好執著,更不需要為了貪著外面的境界惹上了許多的苦難。
聲聞瞭解了八苦、四諦,但只想要獨善其身、了斷分段生死;辟支佛瞭解人生無常、十二因緣觀,但是卻仍然有困難去控制心的變易,仍有變易生死。像這樣都是在修行上仍需要努力,否則要如何離開四生六道呢?
八苦之中的生老病死是自然法則,但是其他四苦(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則是內心造作。瞭解道理以後就可以漸漸將這些淡化,除了修四諦以外,還要瞭解十二因緣,斷分段、變易生死。
我們過去因為不明白道理、不斷製作煩惱;生老病死的苦我們已經知道,但其他四苦更需要瞭解,要用心學佛,不要一念無明惹來無數禍患,所以要「修道進德」,「精誠信願」,時時多用心!
修行面對法要深心敬信,這樣對佛法才能深心信願。願是我們的目標、方向,是內心的法髓。我們既已深信立願,在此菩提道上仍要步步精進走過來,盡頭就是我們的心願和目標。
「一乘實法無二三」佛陀為說一乘道來到人間,真理(無為法)雖然看不到但是都含藏在事事物物之中;佛陀要我們知道,知道道理則不生煩惱,但是若只執著在貪、瞋、癡、慢、疑中,則不僅看不到真理,更會造業。
「一切諸世尊」累生累世抱著慈悲心來人間,是因為不忍眾生在六道四生中輪迴不得休息、不能自己,所以「諸佛以慈悲等法」來人間設教。對佛來說人生短暫,但眾生卻在這短暫的人生中不斷造業,於是不斷捨此投彼,受盡苦磨;佛陀不捨,因此隨眾生投生人間,讓大家知道真理。佛陀不斷投生於四生六道中,有時以很明顯的人世間相現相人間;例如兩千多年前以悉達多太子的形象來人間,將思想、觀念、內心所得的無為法詳細地為大家解釋。佛以悲智來為我們破除貪、瞋、癡,不希望眾生一直自作業自受苦難,佛要我們瞭解、看透所有事物的形象之後,能夠完全淨空,回歸不生不滅的真理,破除諸不善法。貪,是內心貪著人間一切的事物;瞋,則是人心的毛病,它會破壞一切眼睛看得到的東西。而貪與瞋都是從癡而來,眾生癡迷,將短暫的人生視為永恆;這些人間的毛病,因為貪造成互相佔領國土,為了要侵佔為己有,互相征戰、貪名奪利,貪不到就起瞋心,不顧一切殺傷生靈,傷害大地山河;人生多麼愚癡!
人世間除了貪瞋癡以外,還有生死八大苦,有些人因為過去所造業力,由不得自己投生於多征戰的地方;或者投生在暗無天日、沒有希望的地方。或許最後是戰死、受傷而死;生老病死是自然法則,但另外的四苦呢?求不得當然苦,但是求到了也會有得、失的苦;怨憎會,求到的子孫如果是不肖子孫,也會很苦;愛的時候卿卿我我,共組家庭,不多久後金屋藏嬌、紅杏出牆,或是婆媳問題、親戚不合,也很苦。還有五陰熾盛,這些都很苦,偏偏眾生只看眼前,到最後遇到的時候才開始覺得苦。所以佛陀教我們要看得開、瞭解道理、順於自然,退一步海闊天空,知足、感恩,就不會有苦。心經裡面說五蘊皆空,沒有什麼好執著,更不需要為了貪著外面的境界惹上了許多的苦難。
聲聞瞭解了八苦、四諦,但只想要獨善其身、了斷分段生死;辟支佛瞭解人生無常、十二因緣觀,但是卻仍然有困難去控制心的變易,仍有變易生死。像這樣都是在修行上仍需要努力,否則要如何離開四生六道呢?
八苦之中的生老病死是自然法則,但是其他四苦(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則是內心造作。瞭解道理以後就可以漸漸將這些淡化,除了修四諦以外,還要瞭解十二因緣,斷分段、變易生死。
我們過去因為不明白道理、不斷製作煩惱;生老病死的苦我們已經知道,但其他四苦更需要瞭解,要用心學佛,不要一念無明惹來無數禍患,所以要「修道進德」,「精誠信願」,時時多用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