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5日 星期六

20120505 志工早會


那一日的志工早會,有一位慈濟高中的同學分享,他是從國中就念慈中,一路直升到高中的。

因為他對數學有興趣,所以到了高中,跟著主任做專題,還加入了國科會的高瞻計畫,但是他強調,他還是很注意功課,沒有墮落

筆者想,他應該是想要說功課沒有變差,但是用了墮落這個詞...

當時上人抬起頭來看了他一眼。

等同學講完,上人就嘉許他:「嗯!我們慈中的孩子,當然不會墮落!」

2012年5月2日 星期三

20120502 晨語


修行唯心體解
信受奉行如法
道源本在自心
悟則智慧湧泉


覺悟、體會道理,沒有其他方法,就是心。反觀自性,找出內心這念真如本性。用心體會,和覺悟的境界結合。


「信受奉行如法」過來人指點我們大道在哪裡,指路給我們,當然要相信。


一念無明,三細煩惱生;使本來已有的自心覺悟迷茫,所以現在要修行,要重新回歸本性。
若能覺悟一切的人、事、物道理,有什麼不通呢?

要如何瞭解佛的智慧呢?


一心以妙智 於恆河沙劫
咸皆共思量 不能知佛智


佛陀在菩提樹下思考人為何有生老病死,世界的道理在無常中變動?
眼望星空,內心和宇宙合為一體,瞭解道理的源頭。「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識。」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個微妙心境本懷開始在道場建立。佛陀接著向天人說法,但是天人無法瞭解,讓祂有一點沮喪;有一位天人(梵天子?)想,難得有一尊佛在人間成就,就隨喜勸說:你所說的一乘實相其實過去諸佛也以這個道理來教化人間,未來諸佛也需要這個道理來覺悟,你該向眾生宣說。十方諸佛也現前安慰祂。


佛陀覺悟心境浩瀚無涯,甚深甚深,要體會佛陀的心境,沒有人知道,但是是很歡喜、很明朗。

上人說:我的心境也不是一整天都很明朗有如覺悟,人間事很多,雜念煩惱很多,要能透徹瞭解諸佛心靈境界,「把握當下,恆持剎那」,是否能恆持剎那的內心,清淨的明鏡是否能一直明朗?很難。

無明來自習氣,現實的環境、人事物,習氣常遮蓋我們的心。

改除習氣,人世間的煩惱減少減少再減少

聲聞如舍利弗,比舍利弗更好的辟支佛、新發意菩薩要以他們的心,用很長很長的時間一起思考,仍不能瞭解佛陀的智慧。

哪怕是菩薩的心,要瞭解也要時間。人和人之間,凡聖之間心境要能貼切很不容易。

一心遍十法界,心若沒顧好會墮落六凡,惡念一生受三塗苦報。
凡夫總是由不得自己,隨因緣果報輪轉。
聲聞、辟支佛、菩薩、佛陀:四聖


如何脫離六凡,進入四聖的境界?

一心無明轉念,便十惡具足。

學佛要用心體解,信受奉行如教如法,步步向前精進,道源是在我們內心,還要向哪裡求呢?若能覺悟,智慧源源如湧泉,一心透徹瞭解佛智。

2012年5月1日 星期二

20120501 晨語


學佛貴在內修自覺
福慧兩足自他共成
多聞縝思內觀自性
寬純一心會歸真如


學佛要福慧兩足,先利益他人。


「自他共成」自己和他人一起到達,要很用心,不要走錯,所以要「多聞縝思,內觀自性」,要找出真如本性,凡夫的一天雜念妄想很多,使心思紛亂,空過一生,我們要用心透徹瞭解,以乾淨透徹綿綿不斷的思想向內自觀,所以說「寬純一心」,內心自性要好好找出來,才能「會歸真如本性」。


六度的「忍」要很大才能有耐心、愛心開闊單純的心。持戒、布施不能少一個忍,難忍能忍反觀自性。


新發意菩薩有時心不堅固,真要成為菩薩,要以身口意業行供養。「新發意菩薩,供養無數佛」就是很長的時間,才能「了達諸義趣」,要好好深入佛法,佛法難知難解,外境的法會入我們的心,才會通達,又要說佛所說;「又能善說法」,行難忍能忍道法,脫離心靈矛盾的苦難。」
「諸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有因緣故亦可說。」


(法華玄義六曰:「諸法不可說。言辭相寂滅。有因緣故亦可說。」)

法華經方便品第二:「一心以妙智,於恆河沙劫,咸皆共思量,不能知佛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