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4日 星期一

20121224 晨語



學佛一定要用在日常生活中,是造福或是累積惡業,無不都是在生活中。

造福,心心念念「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人起歡喜心,作利益人群的事,在人群中與人和睦;若心態不軌,在人群中自私自利,看到人就覺得人人要對自己不利,要佔人的便宜,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累積惡習。所以學佛在日常生活中,心顧好,念念善;若顧不好,累積惡業。

佛陀總是如此告訴我們,心念一篇就是苦,苦由何來?佛陀說苦、集、滅、道,是根本修行的方向。日常生活中累積苦,苦舉目比比皆是,若用心關懷天下事,用心瞭解,天下事有多少是歡喜得意的?有多少煩惱擔心?好好想想,人生幾十年喜怒哀樂,好好分析,其實值得歡喜的事並不多,一切皆如夢幻泡影,尤其那些值得歡喜的事,又有多少是對人對己有益的有意義的事?若作惡不覺、為善不知,那就是空洞的人生。

每天要好好思考、分析,幾十年造善、為惡有多少,一生中生活理所集來的苦,不是只有自己的而已,天下間氣候不調,若一個月不下雨,菜畦乾了,民生用水不足,媒體就會開始報導;再多一個月沒下雨,大家就會開始期盼降雨。但如果連續一個月一直下雨,種子爛了、菜根也爛了,民生物資漲價,貧苦人日子就難過了;若再下久一點,人人都煩惱了。所以大乾坤不健康,同樣令人擔心。

放眼天下,每天看世間,媒體報導氣候異常,今年歐洲、美國、中國大雪紛飛,我們在電視前面看雪很美,但是身歷其境的人是苦不堪言。最近斯里蘭卡、緬甸都大水,斯里蘭卡全國有九分之七都淹水,貧苦的人受災以後就更貧窮困苦了。

所以,我們日常生活喜怒哀樂分析後,真正歡喜的事並不多,而歡喜事中,是否有用心分析哪些是有意義的事呢?

日常生活,苦、集、滅、道,佛陀開示我們要我們瞭解,如何滅苦,使四大調和,緩和極端氣候;其實國際間也一直在呼籲,可是卻無法可施,不知道要怎樣教育人民,使人人透徹瞭解。

就如我們看到英國過聖誕節,光是火雞就扔掉兩百萬噸,餡餅丟掉的更多,為了過節浪費這麼多食物、殺生這麼多,雖然歐洲目前經濟下滑、失業貧困者眾,若能將浪費掉的東西拿去幫助有困難的人,不就是多做了很多好事?為了一時歡喜,浪費那麼多,有意義嗎?

就像台灣也要過節,到處放煙火,一秒不知道燒掉多少錢,有人設法去制止這種浪費的行為嗎?大家都知道卻無法可施,真的是顛倒。佛陀雖然在經文中只有輕描淡寫,可是我們要用心體會、覺悟,制止這些行為,不要再繼續造業。

我們要節儉,有多的就捨給苦難的人,人人若能用心體會苦集滅道的道理,走在覺悟的菩提道上,那麼就可以得救。

四諦法如此,十二因緣則是讓我們瞭解,一切都是一念無明造作的,不管是正因、依報,都是自己造作,所以沒有什麼好計較、怨嘆。

四諦十二緣,六法度眾生,持戒修福緣,種植善因緣」,十二因緣幫我們分析,莫怨嘆、莫計較,顧好自己的心,好好接受,再造善因緣。

六法度眾生,持戒修福緣」六法就是六度,但是除了能布施,也要懂得持戒。前面說用種種方便、隨緣設教,其實只是要說「第一義」,就是至高無上唯一真實的道理。

現在要接著看下面這段經文:

若聞法布施,或持戒忍辱,精進禪智等,種種修福慧,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

眾生過去有因緣,今生才能遇到佛,過去有因緣聽法,就懂得行六度,今世再來人間也同樣有因緣聞法,令守規戒造福。

眾生聞法要生正信的心,若不生正信,則聞法亦無用。所以常說聞、思、修很重要,聽法要好好思考,享福雖然歡喜,是否有進一步去造福?生在世間,除了我們自身,周圍社會、天地萬物生態,無不與我們息息相關;聽法後要思考苦由何來?苦集到令世界產生變化,是怎麼回事?不只是思考一個人的問題,還要思考「集」的來處,如何影響天地間,要怎樣「滅」掉不應當的行為。其實一切都出於人心,若人人能守規矩,就不會有那麼多佳餚美食被浪費掉,也不會有那麼多生靈被殺害。

執政者若有智慧、毅力,那麼很多事情要推動並不難;但是如沒有決心,擔心得罪人、影響選舉,那就無法可施了。

我們與其希望大環境改變,不如從人人的心境先改變起;所以佛陀要天下人人瞭解,所以聽法後要能捨貪欲享受,在生活中節儉,為天下苦難人布施,不要只是浪費在自己身上。

聽法要用出去才有用,所以在法中要生正信,思考道理、依教修行,施教於眾生,人人輾轉施教,就如我們修行,現在精舍也提供短期修行,一對一由常住師父來教導、體會修行生活,回去就開始在精進了;每天早上有六十多個分支聯絡處跟我們連現在聽法。

每個人聽法以後再回去施教,這才是擴展佛法。

或持戒忍辱」心裡要常常一念戒,就像我們說的「以戒為制度」。人人行在規道上,除了修自己還可以接引眾生,所以不要輕視自己本身的行為,要常一念受持,不要犯規,不忘失、不做身口意諸惡。

持戒之外還要忍辱,非理逆情相干擾事,不好的業因業緣現前,能以寬闊情懷為恕,若能奉行「普天三無」,那還有什麼可計較?

精進禪智等」,精者不雜,進者不退,昨天晚上聽實業家分享靜思,其中一位說最受用的是「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瞭解之後,應該做的,把握當下,做就對了」。精就是去除雜念,找到對的方向,直心向道,勤修正法奉行眾善,無有懈怠。

好的概念要向外推行,人生世間得遇佛法,要把握當下,恆持剎那,天下眾生共一念心,則可以以佛法救世間;要救世間要先救人間,要救人間先要把自己的心靈空間顧好,所以要多用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