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4日 星期二
【一個慈濟「網軍」的告白】
親愛的慈濟家人大家好:
我從三四年前開始,就常常在網路上解釋一些關於慈濟的誤解,所以從某種定義來看,我也算是慈濟的網軍(哈)。
這幾年下來,我必需要說有些網民真的是不理性;或許是過去對慈濟的誤解,或許是認為他的宗教以外的都是邪教,這些人我大概都遇過(不過後者是不可能會承認的)。
網路上解釋有好有壞,好處是我們可以把資料找齊了再貼文,提供更好的證據說服對方;壞處是,如果他根本不想聽,怎樣解釋也沒用。不過,我覺得,後者就算當面解釋也沒有用。
這一波的風潮的確是很大,我不知道跟過去的幾次危機(如第一次去大陸賑災的那次)相比,這次是否更可怕;畢竟之前的大危機都是在沒有網路的狀況下發生。但這次,我看到現在,想要提醒一下各位家人。
我知道很多網民不理性、很多根本就是存心來鬧的;但是如果我們因此也開始嘲諷他們,那樣我們跟他們有多少區別呢?
我們當初一心跟隨上人,就是想要在修行的路上努力;如果因為這些風風雨雨,讓我們變得憤世嫉俗、講話開始變得跟那些網民一樣,那麼我們的修行是否已經被無明之火給燒毀了呢?
與大家共勉,希望大家守住這顆心。我們要盡力解釋,但不嘲諷;我們要努力釋疑,但不帶刺。
我知道這不容易,幾年前我開始作這件事的時候,為了要守住這顆心,多少次在電腦前面回文,好不容易寫完了,送出的那一刻又大幅修改,就是因為不想為此而繼續跟眾生結下惡緣。
感恩大家!
2015年3月21日 星期六
慈善/公益團體是...
這陣子的許許多多事,也讓我思考了一下,整個社會對於慈善/公益團體的要求。
我在國外讀研究所的時候,曾有公益團體United Way來募款。還記得那時他們在醫院擺了一個大大的溫度計,上面寫著他們預定達成的募款目標。那個目標,不是他們今年預定在全美國的募款目標,而是在筆者所在的學院預定達成的目標。溫度計每天更新,讓我們看到還需要多少的愛心。
我對於這種募款的方式感到頗為新鮮,但我卻發現周遭的醫生(我們是醫學院)頗為冷漠。身為一位窮研究生,我看了一下溫度計四週,並沒有說明過去一年United Way做了什麼;於是我也沒有捐款。
後來,同實驗室的美國人說,他也沒有捐款。我原以為他是基於跟我一樣的理由,沒想到他說:你知道他們的執行長坐飛機都坐頭等艙嗎?而且用的是我們的捐款。
慈善團體該如何「節儉」地使用民眾的愛心?各國政府對於公益/慈善團體可以動用多少百分比的募款在行政支出上都有規範,理論上來說,只要整體的行政支出不超過法律規定的百分比,似乎也無所謂;但類似United Way那樣的新聞,顯然造成民眾不好的觀感。
民眾常常主觀地認為,他們的捐款百分之一百都應該用在公益/慈善上;但事實是,沒有任何長期、規律執行的公益/慈善活動可以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所有常態性運作的公益/慈善機構,都必需聘用一定比例的全職工作人員,而這些工作人員不可能日復一日在不支薪/甚至不吃不喝的狀況下運作。較大的公益/慈善團體能夠號召志工,但志工還是需要培訓。讓毫無經驗的志工投入,可能會導致悲劇的發生;而不論是培訓或是後續投入服務,還是免不了會有場地、食物等等開支。但不論能號召多少志工,還是需要全職人員。為什麼?原因很簡單,志工也有自己的生活需求,必需先工作來滿足這些生活需求後,才有可能去進行志願服務。因此,沒有任何常態性運作的公益/慈善團體,可以依靠不支薪的人員運作下去。於是,行政支出成為必要的開支。這也就是為什麼政府允許一定比例的募款支出於行政運作。
而公益/慈善團體是否能將募款收入運用來投資?國外已經允許這樣做,主要是因為現金長久放在活期儲蓄的戶頭裡只會貶值;為了讓民眾的善款能夠極大化,運用一部份的募款收入來進行投資,只要該團體的財報上誠實揭露這方面的資訊,那也是合法的。至於代為進行投資的專業經理人是否可以抽佣?這點要回歸到專業層次來討論。如果這位經理人並非該團體的志工,筆者認為抽佣並無不可,或許可以透過立法來規範抽佣的比例,好讓民眾的善款運用能達到最大化的目標;若這位經理人同時也是該團體的志工,那麼要回到經理人以及他所屬的公司去談。有些公司並不允許專業經理人提供無償的服務給任何團體,除非該服務只在下班時間進行。通常投資人對於經理人操盤的方針無權過問,只要獲利水準維持一定、經理人並無不法行為,投資人對於專業經理人要買賣什麼,是不會去干涉的。
至於慈善/公益團體的相關機構,如醫院、學校等,為了讓資源極大化,同時也避免濫用,基本上還是都要收費的;只是會有一定的比例去濟貧、施醫等。若完全免收費,所產生的資源濫用將會使機構無法持續運作;全民健保便是一個最好的例子。雖然全民健保並非免費,但也已將醫療行為的收費降到極低,所產生的結果相信大家有目共睹。
因此,下次您捐款時,要想到您的捐款會有一部份用在聘請全職人員、場地租借、志工訓練、甚至(在國外)專業經理人投資。
至於專案執行完畢的結餘款,通常各國政府也有規範可以流用到類似的用途上。如短期扶助可以延伸為長期扶助,或扶助因類似原因而生活陷入困境的民眾。為何不退還給當初的捐款人?原因很簡單,有些人沒有留下聯絡地址、而每個人捐款的金額大小不等,是要按比例退還還是捐少/多的先退?如何退款?不論是郵寄支票或轉帳,還是都有一筆潛在的行政支出(人工以及轉帳手續費),如此有違將民眾的善心極大化的目的。因此,在政府規範許可的大原則下,結餘款通常會被轉到類似的目的繼續使用,直到用畢為止。
如果只是硬性要求在公益團體中的工作人員應該要發揮愛心成為志工,結餘款要悉數退還等等...相信我們的公益/慈善團體會是效率極低的,且善款仍無法100%用於需要幫助的民眾。何苦?
我在國外讀研究所的時候,曾有公益團體United Way來募款。還記得那時他們在醫院擺了一個大大的溫度計,上面寫著他們預定達成的募款目標。那個目標,不是他們今年預定在全美國的募款目標,而是在筆者所在的學院預定達成的目標。溫度計每天更新,讓我們看到還需要多少的愛心。
我對於這種募款的方式感到頗為新鮮,但我卻發現周遭的醫生(我們是醫學院)頗為冷漠。身為一位窮研究生,我看了一下溫度計四週,並沒有說明過去一年United Way做了什麼;於是我也沒有捐款。
後來,同實驗室的美國人說,他也沒有捐款。我原以為他是基於跟我一樣的理由,沒想到他說:你知道他們的執行長坐飛機都坐頭等艙嗎?而且用的是我們的捐款。
慈善團體該如何「節儉」地使用民眾的愛心?各國政府對於公益/慈善團體可以動用多少百分比的募款在行政支出上都有規範,理論上來說,只要整體的行政支出不超過法律規定的百分比,似乎也無所謂;但類似United Way那樣的新聞,顯然造成民眾不好的觀感。
民眾常常主觀地認為,他們的捐款百分之一百都應該用在公益/慈善上;但事實是,沒有任何長期、規律執行的公益/慈善活動可以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所有常態性運作的公益/慈善機構,都必需聘用一定比例的全職工作人員,而這些工作人員不可能日復一日在不支薪/甚至不吃不喝的狀況下運作。較大的公益/慈善團體能夠號召志工,但志工還是需要培訓。讓毫無經驗的志工投入,可能會導致悲劇的發生;而不論是培訓或是後續投入服務,還是免不了會有場地、食物等等開支。但不論能號召多少志工,還是需要全職人員。為什麼?原因很簡單,志工也有自己的生活需求,必需先工作來滿足這些生活需求後,才有可能去進行志願服務。因此,沒有任何常態性運作的公益/慈善團體,可以依靠不支薪的人員運作下去。於是,行政支出成為必要的開支。這也就是為什麼政府允許一定比例的募款支出於行政運作。
而公益/慈善團體是否能將募款收入運用來投資?國外已經允許這樣做,主要是因為現金長久放在活期儲蓄的戶頭裡只會貶值;為了讓民眾的善款能夠極大化,運用一部份的募款收入來進行投資,只要該團體的財報上誠實揭露這方面的資訊,那也是合法的。至於代為進行投資的專業經理人是否可以抽佣?這點要回歸到專業層次來討論。如果這位經理人並非該團體的志工,筆者認為抽佣並無不可,或許可以透過立法來規範抽佣的比例,好讓民眾的善款運用能達到最大化的目標;若這位經理人同時也是該團體的志工,那麼要回到經理人以及他所屬的公司去談。有些公司並不允許專業經理人提供無償的服務給任何團體,除非該服務只在下班時間進行。通常投資人對於經理人操盤的方針無權過問,只要獲利水準維持一定、經理人並無不法行為,投資人對於專業經理人要買賣什麼,是不會去干涉的。
至於慈善/公益團體的相關機構,如醫院、學校等,為了讓資源極大化,同時也避免濫用,基本上還是都要收費的;只是會有一定的比例去濟貧、施醫等。若完全免收費,所產生的資源濫用將會使機構無法持續運作;全民健保便是一個最好的例子。雖然全民健保並非免費,但也已將醫療行為的收費降到極低,所產生的結果相信大家有目共睹。
因此,下次您捐款時,要想到您的捐款會有一部份用在聘請全職人員、場地租借、志工訓練、甚至(在國外)專業經理人投資。
至於專案執行完畢的結餘款,通常各國政府也有規範可以流用到類似的用途上。如短期扶助可以延伸為長期扶助,或扶助因類似原因而生活陷入困境的民眾。為何不退還給當初的捐款人?原因很簡單,有些人沒有留下聯絡地址、而每個人捐款的金額大小不等,是要按比例退還還是捐少/多的先退?如何退款?不論是郵寄支票或轉帳,還是都有一筆潛在的行政支出(人工以及轉帳手續費),如此有違將民眾的善心極大化的目的。因此,在政府規範許可的大原則下,結餘款通常會被轉到類似的目的繼續使用,直到用畢為止。
如果只是硬性要求在公益團體中的工作人員應該要發揮愛心成為志工,結餘款要悉數退還等等...相信我們的公益/慈善團體會是效率極低的,且善款仍無法100%用於需要幫助的民眾。何苦?
2014年9月26日 星期五
所謂「慈濟的真相」
相信許多人都看過關於慈濟如何如何的文章,剛才筆者google了一下「慈濟的真相」,也可以google出一大堆;有些筆者看了,覺得可能是誤會,但是當事人卻沒有去詢問,只是讓誤會、誤解放在心裡擴大,其實很可惜;當然,我也為我們所造成的誤會跟所有的大德道個歉。
可能會有人說:你是什麼「南北」?又不是上人,憑什麼我要接受你的道歉?
不好意思,我真的不是什麼大人物,我只是一個小小的慈濟委員,努力的在修行的路上盡我自己的力量。全台灣的委員與慈誠有七萬人左右,再加上環保志工、人文真善美、人醫會與教聯會、慈警會,可能有十萬人左右,我真的不算什麼。
但是,因為我今年年初才授證,我親身走完見習、培訓整個過程;而過去的十幾年,我一直都是志業體的員工,我想要跟大家分享一些資訊。
【穿藍裙子要捐100萬?】
常常聽到有人說,慈濟要捐一百萬才有藍裙子穿。事實上,藍裙子是「八正道」,是委員的制服。委員一共有三套制服,藍衣白褲(藍天白雲)是我們的「工作服」,藍裙子跟旗袍是正式場合穿的衣服,旗袍是「禮服」,平常很少看到。慈誠(男性)有兩套制服,一套是藍衣白褲(藍天白雲)的「工作服」,另一套是西裝(正式服裝)。所以,藍衣白褲跟藍裙子、旗袍、西裝,都是同一種人(委員/慈誠或正在培訓的委員/慈誠)。
除了委員/慈誠以外,我們還有灰藍色的上衣配白褲(青天白雲),那是培訓的老師(教聯會);教聯會老師也有培訓制度,培訓完成授證後的老師還另外有白上衣與灰藍色的長裙(男性我不清楚)。
還有淺藍色的上衣配白褲,那是慈青(大專生)。
灰衣白褲是正在見習的委員/慈誠/環保志工。
慈警會是否有自己特殊的制服,因為我不曾請教過,所以容我後續補充。
當委員要花多少錢?答案是,除了授證時要做衣服要花錢(還有委員的別針)以外,當委員真正要花的是「時間」...要投入濟貧、訪視、醫院志工、上課(委員培訓至少一年,每個月要上一天課,中間只能請假「兩次」;進入培訓之前要「見習」,也是一樣每個月上課至少一年。授證為委員/慈誠後,每個月也還有「精進日」,半天或一天的課程。當然當了委員/慈誠以後,濟貧、訪視等等活動一樣少不了。),還要去募款,但是募款主要是募心,我的會員多半都是一個月100元的,也有師姊的會員是一個月50元的,各人隨份隨力,沒有勉強。
捐100萬元的叫做榮董。榮董沒有制服,證件是金色的榮董證。榮董的由來是『十多年前,我呼籲十方善士共同建設慈濟醫院,大家為了響應善舉,歷經千辛萬苦地奔走勸募。當時無論是捐贈或募得一百萬元善款,都是不得了的大數目,我實在很感恩許多發心的大德,所以給予最榮耀的名稱為「慈濟榮譽董事」以表達我刻骨銘心的感恩,並以慈濟榮董的善行義舉做為大家的典範。』(資料來源:慈濟網站)時移事往,現在仍會有大德想要捐榮董,這是做為一種方便法門。
榮董如果參加培訓成為慈誠(男)或委員(女)以後,榮董證會被收回,發給委員證(常見的灰藍色的證件,從這裡可以看出慈濟到底看重的是委員還是榮董。而且,我自己也不只一次聽到上人鼓勵榮董參加培訓成為委員。)。榮董的資格成為在委員證下緣的一朵小小的金色蓮花圖案,不仔細看還看不出來咧。我的資深委員師姊就是先成為榮董再成為委員,這件事情是他親口跟我說的,我也親眼見證了他的委員證下緣那一朵小小的金色蓮花。雖說捐榮董對於企業界的人士是個方便法門,但也不是一定要「一次」捐一百萬的才能成為榮董,我們有師姊/師兄是發願捐榮董,但是總共花了十幾年才圓滿的也不在少數。我們有做清潔工的師姊捐榮董,花了很長一段時間!
最後,如果慈濟是用捐款的多少來區分穿什麼制服,我根本不會參加;就像有些大德說的,又不是贖罪卷,而且上人也一直諄諄教誨我們,最重要的是心,心心念念都要在修行的路上,並不是 信佛捐款就會成佛!
【骨髓捐贈要收很多錢?】
所謂的十二萬,是衛福部所訂定的收費標準;慈濟並沒有多收一毛錢,中華骨髓移植關懷協會也有說明。
這些錢用到哪裡去呢?根據當事人家屬的說明,
『-捐贈者健檢、來回交通及保險費用約20,000元
-幹細胞採集醫療費、病房、食宿交通、保險費用(含一名陪伴家屬)逾93,735元
-總額為113,735元整。
如病患因故未完成移植(捐者已完成健檢),仍須支付捐者健檢費用20,000元整。
體檢也並不是隨便檢験, 一個要捐幹細胞給別人的人, 各項有可能的檢查都會作, 不然病患和主治醫師也不可能會讓一個已經得了癌症的病人來接受有問題的幹細胞, 這體檢的項目如果是以非健保的價格,我相信2萬元並不過份。(筆者補充:去年年底筆者做了自費的健檢,檢查的項目應該沒有這個體檢詳細,但是還是要一萬多。)
再來若果病患家屬費用上負擔有問題或是經濟能力負擔不起全部, 慈濟也會作訪視後補助費用, 別說我亂說, 小兒作幹細胞移植時, 慈濟就補助我們家將近1半的費用(54000元), 在這之前, 我們家沒有捐過1毛錢給慈濟, 也從來沒有去慈濟當過義工』
捐髓的大德更是從頭到尾都有「陪髓志工」在照顧著,包括燉補湯、陪伴到慈院抽髓等等,有些捐髓的大德甚至說他捐髓之前比較瘦,都被我們的陪髓志工養胖了...
在網路上的那一封流傳多年的骨髓移植網路留言,當年經網路警察追查,是北區某大醫學中心的一位醫師於擔任住院醫師時所寫的,對於他的誤解所造成的誤傳,他也非常懊悔,雖然傷害已造成,但慈濟醫院決定採取寬容態度,不再追究。遺憾的是,大家都喜歡聽不好的,因此那封留言直到現在都還在網路上流傳抹黑。
【慈濟只幫助國外?】
常常聽到有人說,看到大愛台上面慈濟都在幫國外,台灣也有很多人需要幫助,為什麼都只幫國外不幫國內呢?
事實上,委員/慈誠的培訓很重要的就是要參加訪視。慈濟對於照顧戶的核准,要先經過訪視(社工與志工)確認後,再由各組隊開會討論,成為我們的照顧戶(又名感恩戶)之後,每個月會進行訪視、並且在每個月的農曆24日邀請感恩戶到精舍/各地分會/靜思堂,除了發放金錢或/與物資以外,還會招待他們吃一餐豐盛的午餐。
歡迎各位大德與您所在的分會聯繫,在農曆24日前往各地分會/靜思堂見證發放。
事實上,慈濟每年在台灣的照顧戶都有成長。請參考下圖,如有更新會陸續添加。
2014年慈濟長期濟助戶來到68,395戶,居家關懷有123,467戶,急難補助12,296戶。(2015/3/19更新,資料來源:慈濟網站)
至於說國外,其實慈濟在國外的援助,絕大部分的經費是由當地慈濟人募款並在當地使用的。但是上人都要求他們對外要說「我們是台灣的慈濟」。
在台灣的捐款,除非您當初指定捐給「國際」這個項目,或者是您就是捐給特定的大災害(如福島的331),否則一分一毫都不會流出去的。
慈濟是專款專用,捐款的項目分為「慈善」(國內慈善)、「建設」(醫療志業與教育志業)、「國際」(國際慈善)、「人文」(大愛台),專款專用,每年政府會來查帳、評鑑。
慈濟基金會在2015年開始,將捐款項目中的「建設」分為「醫療」與「教育」,並新增「功德會」一項,過去所有有關慈誠/委員培訓、見習、精進等活動,都是依靠參加見習、培訓的學員以及已授證的委員/慈誠繳交的活動費用(稱為聯誼金)。由於內部活動也需要資金挹注,但在「專款專用」的大前提下,不可以把其他的款項挪用過來;因此,在2010年「慈濟功德會」正式成立,並在捐款項目中新增這一項,提供給願意捐款的大德們捐款(本段於2015/3/5更新)。
如果您看過基金會的辦公室,我相信您會覺得感動。我們有多少人在有冷氣的辦公室裡面工作?但是基金會的辦公室非常的擁擠而且沒有冷氣,因為我們要盡可能的把錢用在需要幫助的人的身上(我們都還有同仁夏天在辦公室熱到中暑)。
任何慈善機構都還是需要有行政人員來辦理相關業務,但是慈濟基金會的行政費用很低,低到當加拿大的市長(哪一個市容我後續再補充)聽到時,跟加拿大分會的執行長說,你來當市長好了!
想要知道捐款用到哪裡去,可以點選「佛教慈濟基金會捐款徵信」網站。另外,還可以點選「大愛灑人間」這個網頁看成果報告。
【內湖的爭議】
這部分牽涉到專業,我想最好的解釋是洪立明先生在弘誓雙月刊121期的說明。
這裡我要說的是:大湖早在慈濟買下那塊地的多年前便已經填平,而周圍的超高大樓林立,若要把慈濟內湖園區挖個洞把湖還原,難道對周圍的建築物不會有危險嗎?
另外是,自救會裡面有些成員其實從事房屋仲介,這是否牽涉到利益糾葛呢?
近年來只要北部有需要救災的狀況發生,物資的聚集與配送,都是由慈濟的內湖園區統籌,這個基地對慈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們目前提出要開發的面積已經是非常非常小了,如果要求要把當地變成公園,是否應該由政府出資買下那塊地才是對的?慈濟的捐款來自十方大德,且向來是專款專用,當初可沒有人捐款說要蓋公園。
【靜思堂蓋得富麗堂皇?】
做為各地慈濟人的精神堡壘,慈濟靜思堂的地位就如天主教、基督教的教堂,總是要蓋得莊嚴些。至於說建材都用好的,做為一個多功能的空間,包括展覽、聚會所、培訓的場地、以及每個月的發放等,相信蓋得堅固一點,也並不過份。
至於說「琉璃瓦」嘛⋯其實跟本不是。是銅瓦。造價相差很多呢。
而且,靜思堂還有另外一個功能:就是做為災害來時的避難所。2013年在印尼的靜思堂落成後就遇到大水災,收容了超過六百位災民。既然要做為避難所,當然一定要蓋堅固些;不然連避難所都倒了,還要去哪裡呢?
最後,就像前面提到的專款專用一樣,靜思堂建造的費用也是專款專用的。所以,如果您沒有捐給這一項(據筆者所知這是要另外募款的),根本靜思堂的一磚一瓦都不會有您的一毛錢在內。
【基金會的帳目問題?】3/2更新
1、基金會的帳目不公開?
慈濟財務報表依法公開在「慈濟全球資訊網」的「服務成果與收支報告」欄目中。 http://tw.tzuchi.org/financial/2016financial/
2、慈濟財務報表沒有會計師簽核?
慈濟財務收支報表經「資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張蔚誠會計師查核簽證,並報經主管機關核備。
3、慈濟公開的財務報表只有一頁?
慈濟的財務報表不只一頁,以2013年度為例,慈濟的財務報表含服務成果共有28頁。
4、慈濟沒有提供捐款明細?
慈濟詳列每日捐款明細,過去公開在「慈濟全球資訊網」的「徵信」欄目中。 目前亦提供個人捐款徵信查詢
https://tcit2.tzuchi.net/DonationCreditInfoWeb/MainServlet?myaction=start
5、慈濟的財務收支不清楚?
慈濟財務收支每年呈報主管機關衛福部,接受監督;衛福部每三年舉辦基金會評鑑,指派獨立會計師稽核後評定等級,慈濟連續九年獲評鑑為「優等」。
6、慈濟的捐款找不到徵信?
慈濟對每一筆捐款都主動提供收據,而早在1967年所開辦的《慈濟月刊》亦有捐款徵信的功能;隨著網路時代來臨,也在慈濟網站上設有徵信專頁,提供大眾查詢。 https://tcit.tzuchi.net/DonationCreditInfoWeb/MainServlet
早期慈濟的徵信都是以刊登在慈濟月刊(如上)的方式進行,後來因為會員日眾,進入網路世紀後改為在網路上公佈。筆者自己的經驗是,每筆捐款(連竹筒也是)都會開立收據,如果同一個人捐款到不同項目,還會有好幾張收據;今天(2015/3/5)中時的新聞,林碧玉副總執行長也出面說明,並說慈濟願意讓財務更公開透明(本段於2015/3/5更新)。
【精舍跟基金會的財務問題?】
事實上,在上人剛開始發心要做慈善的時候,就已經有人認為那只是一種斂財的手段,認為上人募款做慈善,一定是因為生活過不下去了,之前說要自給自足,現在募款,難道募來的錢不會用在自己身上嗎?
所以,上人從開始做慈濟以後,對於精舍與基金會之間,一直都是切得乾乾淨淨的。精舍的建築都是師父們拿精舍的土地去貸款、自己種田、做手工(蠟燭、嬰兒鞋、手套、毛衣...總共做過幾十種工作)、生產香積麵、五穀粉等產品,建造起來的;委員、慈誠要幫忙,上人都不肯,最後只願意讓他們來出力。
精舍的財務,跟基金會一點都不相干,事實上,基金會在精舍使用的一些辦公室,原來是精舍的寮房;基金會受到精舍很多的照顧,但是精舍連一瓶漿糊都要自己買。
如果您去參觀精舍,應該會注意到精舍沒有「賽錢箱」,也不收香油錢;遇到堅持要捐款的大德,師父們會請他們去投竹筒,但是竹筒裡面的錢其實是捐給基金會。
【精舍的佛像是上人?】
有不少人都認為慈濟的佛像是上人的像,但是並不是喔! 那是釋迦牟尼、宇宙大覺者的法像。
當初要製作大覺者的像時,曾經有討論。上人覺得,雖然傳統的佛像都是胖胖的,但是胖胖的佛似乎不合乎宇宙大覺者的樣子。他為了弘法到處奔走,怎麼會胖胖的呢? 所以後來就做成瘦瘦的,一手托缽,另一手撫摸地球,那是不捨眾生、疼惜眾生的意思。 雖然上人也剛好瘦瘦的,但是那是兩件事好嗎?(本段於2015/2/27更新)
最近也有媒體提到最大尊的宇宙大覺者33萬很貴,根據專家的意見,一,那個是法藍瓷根據唐暉設計的宇宙大覺者做出來的,成本包含了開模與設計費。 第二,樹脂也是挑過不劣變(曬陽光不會變黃)的特殊樹脂(所謂的類水晶)。 第三,在工程的世界裡,有很多你不知道的神奇塑膠材料。並不是名字叫做「壓克力」或「塑膠」就一定很便宜,舉例來說,法拉利的車內頂部的塑膠絨毛就以天價聞名。 即使是玻璃也有不同等級,從家裡窗戶很便宜的玻璃到很貴所謂的琉璃工坊,都是玻璃。但是真的懂玻璃的人就知道彩色玻璃加工的難度與成本有多高。法藍瓷為故宮做的 一樣的材料 一半高度要價19萬(本段於2015/3/5更新)。
另外也請大家去看一下基金會對宇宙大覺者的說明,另外法藍瓷也發佈了聲明,澄清33萬的標價並無過高。
【慈濟的XX、OO態度不佳】
雖然慈濟志業體裡面慈濟人的比例的確比較高一點,但是「在慈濟上班的人」並不等於「慈濟人」,即使是「慈濟人」,有時也會有不夠標準的時刻(我自己也常有),所以,如果有這樣的事情,真的很不好意思,筆者在這裡替他/她跟您道歉。
雖然對於在慈濟上班的人來說,服務態度是應該要注意的;雖然對於慈濟人來說,我們理當把「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放在心裡,日日奉行,但是我們也只是普通人,並不是加入慈濟就立地成佛,否則也不會惹您不開心;即使上人也說他自己是凡人,所以真的真的真的很抱歉(因為非常抱歉所以要說三次),我們會努力改進。
【買不到東部的車票都是慈濟害的?】
其實東部的車票主要都被旅行社跟藝品店買走了,他們有的用自己家人、朋友、職員的身份證大量訂票,有的會去買外掛程式來大量訂票。
每年都抓到好幾個,每一個抓到都是訂走幾百張幾千張的。台鐵甚至還想要跟他們開會...
2014年也有...
因為慈濟規定參加活動要穿制服,所以成為顯著的目標,被認定買不到車票都是慈濟。其實慈濟人也經常買不到車票!至於說團體票,通常台鐵會因此加掛車廂,對於一般購票的民眾也不構成影響。
【後記】
動念想要寫這篇文章,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今天花了許多時間來寫,還是覺得有些資料不是很完整,只能日後再慢慢補充了。
最後要奉勸各位在網路上轉貼相關文字的大德們:要不要捐款、要不要行善是個人的選擇,但是散布這些不實指控,斷了別人的善根,其實是更嚴重的問題。
若您不相信任何慈善團體,寧願自己去做志工,我想所有的團體都會非常歡迎您。慈濟並不完美,我們也有缺點(而且不會少,因為我們也只是凡人),但是我們願意「邊走邊整隊」,或許您認為應該等到建立完美的制度再來做,但是世界上每天都有需要幫助的人,他們並沒有很多時間去慢慢等我們。
如果您耐著性子看到這裡,筆者非常的感恩您布施時間看完,也祝您健康、幸福、快樂。
可能會有人說:你是什麼「南北」?又不是上人,憑什麼我要接受你的道歉?
不好意思,我真的不是什麼大人物,我只是一個小小的慈濟委員,努力的在修行的路上盡我自己的力量。全台灣的委員與慈誠有七萬人左右,再加上環保志工、人文真善美、人醫會與教聯會、慈警會,可能有十萬人左右,我真的不算什麼。
但是,因為我今年年初才授證,我親身走完見習、培訓整個過程;而過去的十幾年,我一直都是志業體的員工,我想要跟大家分享一些資訊。
【穿藍裙子要捐100萬?】
常常聽到有人說,慈濟要捐一百萬才有藍裙子穿。事實上,藍裙子是「八正道」,是委員的制服。委員一共有三套制服,藍衣白褲(藍天白雲)是我們的「工作服」,藍裙子跟旗袍是正式場合穿的衣服,旗袍是「禮服」,平常很少看到。慈誠(男性)有兩套制服,一套是藍衣白褲(藍天白雲)的「工作服」,另一套是西裝(正式服裝)。所以,藍衣白褲跟藍裙子、旗袍、西裝,都是同一種人(委員/慈誠或正在培訓的委員/慈誠)。
除了委員/慈誠以外,我們還有灰藍色的上衣配白褲(青天白雲),那是培訓的老師(教聯會);教聯會老師也有培訓制度,培訓完成授證後的老師還另外有白上衣與灰藍色的長裙(男性我不清楚)。
還有淺藍色的上衣配白褲,那是慈青(大專生)。
灰衣白褲是正在見習的委員/慈誠/環保志工。
慈警會是否有自己特殊的制服,因為我不曾請教過,所以容我後續補充。
當委員要花多少錢?答案是,除了授證時要做衣服要花錢(還有委員的別針)以外,當委員真正要花的是「時間」...要投入濟貧、訪視、醫院志工、上課(委員培訓至少一年,每個月要上一天課,中間只能請假「兩次」;進入培訓之前要「見習」,也是一樣每個月上課至少一年。授證為委員/慈誠後,每個月也還有「精進日」,半天或一天的課程。當然當了委員/慈誠以後,濟貧、訪視等等活動一樣少不了。),還要去募款,但是募款主要是募心,我的會員多半都是一個月100元的,也有師姊的會員是一個月50元的,各人隨份隨力,沒有勉強。
捐100萬元的叫做榮董。榮董沒有制服,證件是金色的榮董證。榮董的由來是『十多年前,我呼籲十方善士共同建設慈濟醫院,大家為了響應善舉,歷經千辛萬苦地奔走勸募。當時無論是捐贈或募得一百萬元善款,都是不得了的大數目,我實在很感恩許多發心的大德,所以給予最榮耀的名稱為「慈濟榮譽董事」以表達我刻骨銘心的感恩,並以慈濟榮董的善行義舉做為大家的典範。』(資料來源:慈濟網站)時移事往,現在仍會有大德想要捐榮董,這是做為一種方便法門。
榮董如果參加培訓成為慈誠(男)或委員(女)以後,榮董證會被收回,發給委員證(常見的灰藍色的證件,從這裡可以看出慈濟到底看重的是委員還是榮董。而且,我自己也不只一次聽到上人鼓勵榮董參加培訓成為委員。)。榮董的資格成為在委員證下緣的一朵小小的金色蓮花圖案,不仔細看還看不出來咧。我的資深委員師姊就是先成為榮董再成為委員,這件事情是他親口跟我說的,我也親眼見證了他的委員證下緣那一朵小小的金色蓮花。雖說捐榮董對於企業界的人士是個方便法門,但也不是一定要「一次」捐一百萬的才能成為榮董,我們有師姊/師兄是發願捐榮董,但是總共花了十幾年才圓滿的也不在少數。我們有做清潔工的師姊捐榮董,花了很長一段時間!
最後,如果慈濟是用捐款的多少來區分穿什麼制服,我根本不會參加;就像有些大德說的,又不是贖罪卷,而且上人也一直諄諄教誨我們,最重要的是心,心心念念都要在修行的路上,並不是 信佛捐款就會成佛!
【骨髓捐贈要收很多錢?】
所謂的十二萬,是衛福部所訂定的收費標準;慈濟並沒有多收一毛錢,中華骨髓移植關懷協會也有說明。
這些錢用到哪裡去呢?根據當事人家屬的說明,
『-捐贈者健檢、來回交通及保險費用約20,000元
-幹細胞採集醫療費、病房、食宿交通、保險費用(含一名陪伴家屬)逾93,735元
-總額為113,735元整。
如病患因故未完成移植(捐者已完成健檢),仍須支付捐者健檢費用20,000元整。
體檢也並不是隨便檢験, 一個要捐幹細胞給別人的人, 各項有可能的檢查都會作, 不然病患和主治醫師也不可能會讓一個已經得了癌症的病人來接受有問題的幹細胞, 這體檢的項目如果是以非健保的價格,我相信2萬元並不過份。(筆者補充:去年年底筆者做了自費的健檢,檢查的項目應該沒有這個體檢詳細,但是還是要一萬多。)
再來若果病患家屬費用上負擔有問題或是經濟能力負擔不起全部, 慈濟也會作訪視後補助費用, 別說我亂說, 小兒作幹細胞移植時, 慈濟就補助我們家將近1半的費用(54000元), 在這之前, 我們家沒有捐過1毛錢給慈濟, 也從來沒有去慈濟當過義工』
捐髓的大德更是從頭到尾都有「陪髓志工」在照顧著,包括燉補湯、陪伴到慈院抽髓等等,有些捐髓的大德甚至說他捐髓之前比較瘦,都被我們的陪髓志工養胖了...
在網路上的那一封流傳多年的骨髓移植網路留言,當年經網路警察追查,是北區某大醫學中心的一位醫師於擔任住院醫師時所寫的,對於他的誤解所造成的誤傳,他也非常懊悔,雖然傷害已造成,但慈濟醫院決定採取寬容態度,不再追究。遺憾的是,大家都喜歡聽不好的,因此那封留言直到現在都還在網路上流傳抹黑。
【慈濟只幫助國外?】
常常聽到有人說,看到大愛台上面慈濟都在幫國外,台灣也有很多人需要幫助,為什麼都只幫國外不幫國內呢?
事實上,委員/慈誠的培訓很重要的就是要參加訪視。慈濟對於照顧戶的核准,要先經過訪視(社工與志工)確認後,再由各組隊開會討論,成為我們的照顧戶(又名感恩戶)之後,每個月會進行訪視、並且在每個月的農曆24日邀請感恩戶到精舍/各地分會/靜思堂,除了發放金錢或/與物資以外,還會招待他們吃一餐豐盛的午餐。
歡迎各位大德與您所在的分會聯繫,在農曆24日前往各地分會/靜思堂見證發放。
事實上,慈濟每年在台灣的照顧戶都有成長。請參考下圖,如有更新會陸續添加。
2014年慈濟長期濟助戶來到68,395戶,居家關懷有123,467戶,急難補助12,296戶。(2015/3/19更新,資料來源:慈濟網站)
至於說國外,其實慈濟在國外的援助,絕大部分的經費是由當地慈濟人募款並在當地使用的。但是上人都要求他們對外要說「我們是台灣的慈濟」。
在台灣的捐款,除非您當初指定捐給「國際」這個項目,或者是您就是捐給特定的大災害(如福島的331),否則一分一毫都不會流出去的。
慈濟是專款專用,捐款的項目分為「慈善」(國內慈善)、「建設」(醫療志業與教育志業)、「國際」(國際慈善)、「人文」(大愛台),專款專用,每年政府會來查帳、評鑑。
慈濟基金會在2015年開始,將捐款項目中的「建設」分為「醫療」與「教育」,並新增「功德會」一項,過去所有有關慈誠/委員培訓、見習、精進等活動,都是依靠參加見習、培訓的學員以及已授證的委員/慈誠繳交的活動費用(稱為聯誼金)。由於內部活動也需要資金挹注,但在「專款專用」的大前提下,不可以把其他的款項挪用過來;因此,在2010年「慈濟功德會」正式成立,並在捐款項目中新增這一項,提供給願意捐款的大德們捐款(本段於2015/3/5更新)。
如果您看過基金會的辦公室,我相信您會覺得感動。我們有多少人在有冷氣的辦公室裡面工作?但是基金會的辦公室非常的擁擠而且沒有冷氣,因為我們要盡可能的把錢用在需要幫助的人的身上(我們都還有同仁夏天在辦公室熱到中暑)。
任何慈善機構都還是需要有行政人員來辦理相關業務,但是慈濟基金會的行政費用很低,低到當加拿大的市長(哪一個市容我後續再補充)聽到時,跟加拿大分會的執行長說,你來當市長好了!
想要知道捐款用到哪裡去,可以點選「佛教慈濟基金會捐款徵信」網站。另外,還可以點選「大愛灑人間」這個網頁看成果報告。
【內湖的爭議】
這部分牽涉到專業,我想最好的解釋是洪立明先生在弘誓雙月刊121期的說明。
這裡我要說的是:大湖早在慈濟買下那塊地的多年前便已經填平,而周圍的超高大樓林立,若要把慈濟內湖園區挖個洞把湖還原,難道對周圍的建築物不會有危險嗎?
另外是,自救會裡面有些成員其實從事房屋仲介,這是否牽涉到利益糾葛呢?
近年來只要北部有需要救災的狀況發生,物資的聚集與配送,都是由慈濟的內湖園區統籌,這個基地對慈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們目前提出要開發的面積已經是非常非常小了,如果要求要把當地變成公園,是否應該由政府出資買下那塊地才是對的?慈濟的捐款來自十方大德,且向來是專款專用,當初可沒有人捐款說要蓋公園。
【靜思堂蓋得富麗堂皇?】
做為各地慈濟人的精神堡壘,慈濟靜思堂的地位就如天主教、基督教的教堂,總是要蓋得莊嚴些。至於說建材都用好的,做為一個多功能的空間,包括展覽、聚會所、培訓的場地、以及每個月的發放等,相信蓋得堅固一點,也並不過份。
至於說「琉璃瓦」嘛⋯其實跟本不是。是銅瓦。造價相差很多呢。
而且,靜思堂還有另外一個功能:就是做為災害來時的避難所。2013年在印尼的靜思堂落成後就遇到大水災,收容了超過六百位災民。既然要做為避難所,當然一定要蓋堅固些;不然連避難所都倒了,還要去哪裡呢?
最後,就像前面提到的專款專用一樣,靜思堂建造的費用也是專款專用的。所以,如果您沒有捐給這一項(據筆者所知這是要另外募款的),根本靜思堂的一磚一瓦都不會有您的一毛錢在內。
【基金會的帳目問題?】3/2更新
1、基金會的帳目不公開?
慈濟財務報表依法公開在「慈濟全球資訊網」的「服務成果與收支報告」欄目中。 http://tw.tzuchi.org/financial/2016financial/
2、慈濟財務報表沒有會計師簽核?
慈濟財務收支報表經「資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張蔚誠會計師查核簽證,並報經主管機關核備。
3、慈濟公開的財務報表只有一頁?
慈濟的財務報表不只一頁,以2013年度為例,慈濟的財務報表含服務成果共有28頁。
4、慈濟沒有提供捐款明細?
慈濟詳列每日捐款明細,過去公開在「慈濟全球資訊網」的「徵信」欄目中。 目前亦提供個人捐款徵信查詢
https://tcit2.tzuchi.net/DonationCreditInfoWeb/MainServlet?myaction=start
5、慈濟的財務收支不清楚?
慈濟財務收支每年呈報主管機關衛福部,接受監督;衛福部每三年舉辦基金會評鑑,指派獨立會計師稽核後評定等級,慈濟連續九年獲評鑑為「優等」。
6、慈濟的捐款找不到徵信?
慈濟對每一筆捐款都主動提供收據,而早在1967年所開辦的《慈濟月刊》亦有捐款徵信的功能;隨著網路時代來臨,也在慈濟網站上設有徵信專頁,提供大眾查詢。 https://tcit.tzuchi.net/DonationCreditInfoWeb/MainServlet
圖片取自大愛台(2015/3/5更新) |
【精舍跟基金會的財務問題?】
事實上,在上人剛開始發心要做慈善的時候,就已經有人認為那只是一種斂財的手段,認為上人募款做慈善,一定是因為生活過不下去了,之前說要自給自足,現在募款,難道募來的錢不會用在自己身上嗎?
所以,上人從開始做慈濟以後,對於精舍與基金會之間,一直都是切得乾乾淨淨的。精舍的建築都是師父們拿精舍的土地去貸款、自己種田、做手工(蠟燭、嬰兒鞋、手套、毛衣...總共做過幾十種工作)、生產香積麵、五穀粉等產品,建造起來的;委員、慈誠要幫忙,上人都不肯,最後只願意讓他們來出力。
精舍的財務,跟基金會一點都不相干,事實上,基金會在精舍使用的一些辦公室,原來是精舍的寮房;基金會受到精舍很多的照顧,但是精舍連一瓶漿糊都要自己買。
如果您去參觀精舍,應該會注意到精舍沒有「賽錢箱」,也不收香油錢;遇到堅持要捐款的大德,師父們會請他們去投竹筒,但是竹筒裡面的錢其實是捐給基金會。
【精舍的佛像是上人?】
有不少人都認為慈濟的佛像是上人的像,但是並不是喔! 那是釋迦牟尼、宇宙大覺者的法像。
當初要製作大覺者的像時,曾經有討論。上人覺得,雖然傳統的佛像都是胖胖的,但是胖胖的佛似乎不合乎宇宙大覺者的樣子。他為了弘法到處奔走,怎麼會胖胖的呢? 所以後來就做成瘦瘦的,一手托缽,另一手撫摸地球,那是不捨眾生、疼惜眾生的意思。 雖然上人也剛好瘦瘦的,但是那是兩件事好嗎?(本段於2015/2/27更新)
最近也有媒體提到最大尊的宇宙大覺者33萬很貴,根據專家的意見,一,那個是法藍瓷根據唐暉設計的宇宙大覺者做出來的,成本包含了開模與設計費。 第二,樹脂也是挑過不劣變(曬陽光不會變黃)的特殊樹脂(所謂的類水晶)。 第三,在工程的世界裡,有很多你不知道的神奇塑膠材料。並不是名字叫做「壓克力」或「塑膠」就一定很便宜,舉例來說,法拉利的車內頂部的塑膠絨毛就以天價聞名。 即使是玻璃也有不同等級,從家裡窗戶很便宜的玻璃到很貴所謂的琉璃工坊,都是玻璃。但是真的懂玻璃的人就知道彩色玻璃加工的難度與成本有多高。法藍瓷為故宮做的 一樣的材料 一半高度要價19萬(本段於2015/3/5更新)。
![]() |
轉自張中一先生臉書。 |
【慈濟的XX、OO態度不佳】
雖然慈濟志業體裡面慈濟人的比例的確比較高一點,但是「在慈濟上班的人」並不等於「慈濟人」,即使是「慈濟人」,有時也會有不夠標準的時刻(我自己也常有),所以,如果有這樣的事情,真的很不好意思,筆者在這裡替他/她跟您道歉。
雖然對於在慈濟上班的人來說,服務態度是應該要注意的;雖然對於慈濟人來說,我們理當把「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放在心裡,日日奉行,但是我們也只是普通人,並不是加入慈濟就立地成佛,否則也不會惹您不開心;即使上人也說他自己是凡人,所以真的真的真的很抱歉(因為非常抱歉所以要說三次),我們會努力改進。
【買不到東部的車票都是慈濟害的?】
其實東部的車票主要都被旅行社跟藝品店買走了,他們有的用自己家人、朋友、職員的身份證大量訂票,有的會去買外掛程式來大量訂票。
每年都抓到好幾個,每一個抓到都是訂走幾百張幾千張的。台鐵甚至還想要跟他們開會...
2014年也有...
因為慈濟規定參加活動要穿制服,所以成為顯著的目標,被認定買不到車票都是慈濟。其實慈濟人也經常買不到車票!至於說團體票,通常台鐵會因此加掛車廂,對於一般購票的民眾也不構成影響。
【後記】
動念想要寫這篇文章,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今天花了許多時間來寫,還是覺得有些資料不是很完整,只能日後再慢慢補充了。
最後要奉勸各位在網路上轉貼相關文字的大德們:要不要捐款、要不要行善是個人的選擇,但是散布這些不實指控,斷了別人的善根,其實是更嚴重的問題。
若您不相信任何慈善團體,寧願自己去做志工,我想所有的團體都會非常歡迎您。慈濟並不完美,我們也有缺點(而且不會少,因為我們也只是凡人),但是我們願意「邊走邊整隊」,或許您認為應該等到建立完美的制度再來做,但是世界上每天都有需要幫助的人,他們並沒有很多時間去慢慢等我們。
如果您耐著性子看到這裡,筆者非常的感恩您布施時間看完,也祝您健康、幸福、快樂。
2014年9月7日 星期日
讀Rudolf Steiner的神智學(Theosophy)
Rudolf Steiner 說:
我們跟世界有三階層關係:
第一層是經由感官(五根,眼、耳、鼻、舌、身)來接受外物(五塵,色、聲、香、味、觸)的資訊;
第二層是透過這些資訊跟我們的「意根」(Rudolf Steiner:soul)互動,我們對這些外物產生意識;
第三層是,如果我們能「心無所住」,進入他所說的spirit(我覺得很像佛性);就能讓外物來展現其真實的面貌。
總覺得這三層跟佛學很像。
我們跟世界有三階層關係:
第一層是經由感官(五根,眼、耳、鼻、舌、身)來接受外物(五塵,色、聲、香、味、觸)的資訊;
第二層是透過這些資訊跟我們的「意根」(Rudolf Steiner:soul)互動,我們對這些外物產生意識;
第三層是,如果我們能「心無所住」,進入他所說的spirit(我覺得很像佛性);就能讓外物來展現其真實的面貌。
總覺得這三層跟佛學很像。
2014年2月18日 星期二
20140218 人間菩提心得
今天早上因為要帶學生回精舍,所以沒有去參加志工早會;沒有參加志工早會的時候,我都會看人間菩提。
今天上人說,每天晨語完就是用跑的去吃早飯...因為接下來有志工早 會...
我就想到,咦,我每天晨語完也是用跑的...跑去開車...接著送兒 子上學...然後要趕快回來...因為接下來有志工早會。
今天上人說,每天晨語完就是用跑的去吃早飯...因為接下來有志工早
早飯呢?我都在車子裡吃早飯,所以早飯一定是麵包,不然太麻煩了。
不知不覺這樣的生活好像也要兩年了。有時候因為有事(如今天)或出差沒辦法參加,雖然可以多睡,常常也都覺得怪怪的,好像也還是沒睡飽。
2014年2月17日 星期一
20140217 晨語
今天是開學日,這學期的事情好多,還有很多讓我擔憂的事;沒想到上人今天一直在說「無畏」,要能夠「以無畏力起憐愍心,」才能「隨順眾生身語意業」...
我會加油的!
菩薩所緣於諸有情,菩薩所緣,緣苦在有情界的眾生,因為不忍,所以在有情界用心付出。要付出談何容易?除了需要慈悲,還要智慧、還有無畏力(毅力)這股願意投入在艱難困苦中的眾生。
要能以無畏力起憐愍心,才能隨順眾生身語意業。不論眾生如何剛強難調伏,隨眾生身形,那怕是微細動物,也要尊重他的生命、他的身形。
佛陀的愛包括了一切眾生,所以才說他是「四生慈父」。各種不同的生命型態,諸佛菩薩都隨他的身用愛教化;對人就是不分膚色、種族、文化、環境,同樣用心;只要有苦難就去用心膚慰,同時也要尊重他們的文化、生態、隨語言不同,適應環境生態不同、欲念追求不同等...還是要隨順他們過去所造的業力,用寬大的心設法教育他們,如何隨機投緣教化眾生到無畏處。
菩薩所緣於諸有情,也是都要看一字-「緣」。緣很重要,菩薩所緣要寬,,才能去幫助很多人。慈濟宗門遍佈全球,有緣處就會有慈濟人。
最近泰國的信息回來,清邁人文學校收到請求要去協助泰國的老劉寨村,離回賀村(一、二十年前援助泰北時援助過的村落)還有四十公里的山路。那裡十幾戶都是草屋,因為最近乾旱,二月初時一場大火讓所有的房屋付之一炬,幾十個人瞬間一無所有。回賀村的村長接到消息,通知清邁人文學校(雖然是學校,但是不僅有教育的功能;泰北附近有什麼困難都會通知我們),剛好楊校長(楊月鳳校長)在哪裡,一行13人到山上,看到那裡的人真的是一無所有,很苦,就去發放物資、生活用品;整個過程發放的人恭敬膚慰,受援助的人也是很感恩。
另外最近在瓜地馬拉,已經要開學了,小孩要註冊,當地的慈濟人接到通知,請求慈濟一定要去幫助那些山區學校的孩子,因為他們沒有文具,很多開學要用的東西也沒有。瓜地馬拉的慈濟人雖然不多,但是有求必應,為了這四所學校的孩子去訪視,看到有些學校只有3、4個老師,七八十個學生,校舍是鐵皮屋;學生已經不多了,但是農忙(摘咖啡)的時候,孩子就不能上學,要在家裡幫忙。因為貧窮,他們普遍家裡只讓1,2年級的孩子來上學,比較大一點的孩子就要在家裡幫忙農作,所以高年級的孩子很少,都要併班上課。
想到臺灣的孩子每天都是被父母載到校門口,有的孩子自己要去上學,父母親還不放心,真是幸福!瓜地馬拉的慈濟人也勸當地的父母要讓孩子唸書,未來才有希望;這些都是菩薩用心付出,甘願去走,為苦難眾生甘願做,「能做就是福」,看到他們這樣,既感動又欽佩。
當地只要有什麼災難,不論市政府或是民間都會馬上想到慈濟,當地慈濟人不多,少少的人要做很多事,十幾年如一日,總是感恩自己有機會可以造福,可以用無畏力去憐愍眾生,眾生的苦難不分種族,有時語言不通,但是也一樣能膚慰;這就是隨順眾生身語意業,利益安樂到無畏處。
昨天講到「菩薩求此乘,名為摩訶薩,如彼諸子為求牛車出於火宅」
「菩薩求此乘」菩薩求的是大乘,就是大白牛車;所以才「名為摩訶薩」,就是大覺有情,又譬喻「如彼諸子為求牛車出於火宅」。菩薩甘願求大白牛車來自度度人。接下來的經文是:
「舍利弗!如彼長者見諸子等安隱得出火宅,到無畏處,自惟財富無量,等以大車而賜諸子」
「等以大車而賜諸子」的「等」就是平等,這些孩子都可得到大白牛車。長者要給諸子財富的心情,就是佛的心情,佛以三乘教化,聲聞聽了,知道道理、不再造業,心清淨;緣覺不只是知道道理,還能斷煩惱,煩惱去除,不再造業,心中無欲亦無外境誘引。但是佛陀希望眾生能體會自己成佛時的心境本懷--「人人本具佛性」,希望大家可以再進一步求大法、自利利他。就如長者看到諸子平安出來時,希望給他們每個人無量財富,佛陀希望給我們每個人的是法跟智慧,只要眾生啟動一念心,佛陀的法財很多。
「舍利弗!如彼長者見諸子等安隱得出火宅」此言長者既以諸子得出火宅,自惟無量財富,等以大車以賜諸子。喻菩薩不忍眾生造諸惑業而受生死逼迫之苦,沈溺惡道,即應根緣投教,除不善法,置之善處,令彼之心各獲得安隱。
每天早會都聽到醫院志工分享病患的遭遇,很多苦難都是禍不單行、週而復始;何況眾生在五趣,天有得失的煩惱、人有慾望追求的煩惱、其他三途有業力的苦,這些生死逼迫的苦難。
人在無明中不斷造業、人間善惡雜揉,起一善念可能就能生在人、天,富有之人如果求之無厭、貪婪無度,損及萬物有害人類,來生說不定就要受盡折磨。這都是在惑業中造作,不斷再受生死逼迫之苦,這些沈溺在惡道中的眾生,菩薩要「應根緣投教」。有些時候我們去幫助還被拒絕,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去,直到取得相信,才能「應根緣投教」,接近他、幫助他、教育他,「除不善法,置之善處」。有的人一生就是迷茫,直到接觸了慈濟人,開始去惡從善,摒棄惡習,接著換他投入人群去度人,甚至還能去現身說法,這就是「到無畏處」,他不但自救、還能救人。
凡夫過去有錯都覆藏、怕人知道;慈濟人都會現身說法,這就是凡夫也能做到無畏處。佛陀的無畏是真無畏,因為他天地萬物之理都瞭解,可以在四生、眾生、人群中泰然說法,種種法都在佛陀的智慧覺海中。佛陀在世時,印度有96種外道教,時時都有人來問難,佛陀也是泰然無畏說法。佛陀化度眾生不畏艱難,降服眾生剛強,佛陀說法後,外道教不只是瞭解,甚至心服、皈依。
「到無畏處」:佛處於大眾中說法泰然無畏之德,化度眾生不畏艱難亦不畏怯,至眾生安然,名無畏。
「自惟財富無量,等以大車而賜諸子」:見諸子等,思惟財富無量,應量平等賜與一大車,諸子求小得大,甚大歡喜。
聲聞、緣覺以為這樣就好,從沒想過能成佛;現在佛陀告訴他們人人可成佛,所以「求小得大,甚大歡喜」。
就像法華經方便品說的:「無量無礙,力無所畏」,亦謂善學無畏之網,曉了幻化之法。
世間一切都是幻化,向外求智慧、佛性,求不可得,聽法只是啟動,使我們瞭解人人本具佛性。
希望人人體會佛之本懷--人人本具真如--和大自然會合,回到清淨無染的本性。
我會加油的!
菩薩所緣於諸有情,菩薩所緣,緣苦在有情界的眾生,因為不忍,所以在有情界用心付出。要付出談何容易?除了需要慈悲,還要智慧、還有無畏力(毅力)這股願意投入在艱難困苦中的眾生。
要能以無畏力起憐愍心,才能隨順眾生身語意業。不論眾生如何剛強難調伏,隨眾生身形,那怕是微細動物,也要尊重他的生命、他的身形。
佛陀的愛包括了一切眾生,所以才說他是「四生慈父」。各種不同的生命型態,諸佛菩薩都隨他的身用愛教化;對人就是不分膚色、種族、文化、環境,同樣用心;只要有苦難就去用心膚慰,同時也要尊重他們的文化、生態、隨語言不同,適應環境生態不同、欲念追求不同等...還是要隨順他們過去所造的業力,用寬大的心設法教育他們,如何隨機投緣教化眾生到無畏處。
菩薩所緣於諸有情,也是都要看一字-「緣」。緣很重要,菩薩所緣要寬,,才能去幫助很多人。慈濟宗門遍佈全球,有緣處就會有慈濟人。
最近泰國的信息回來,清邁人文學校收到請求要去協助泰國的老劉寨村,離回賀村(一、二十年前援助泰北時援助過的村落)還有四十公里的山路。那裡十幾戶都是草屋,因為最近乾旱,二月初時一場大火讓所有的房屋付之一炬,幾十個人瞬間一無所有。回賀村的村長接到消息,通知清邁人文學校(雖然是學校,但是不僅有教育的功能;泰北附近有什麼困難都會通知我們),剛好楊校長(楊月鳳校長)在哪裡,一行13人到山上,看到那裡的人真的是一無所有,很苦,就去發放物資、生活用品;整個過程發放的人恭敬膚慰,受援助的人也是很感恩。
另外最近在瓜地馬拉,已經要開學了,小孩要註冊,當地的慈濟人接到通知,請求慈濟一定要去幫助那些山區學校的孩子,因為他們沒有文具,很多開學要用的東西也沒有。瓜地馬拉的慈濟人雖然不多,但是有求必應,為了這四所學校的孩子去訪視,看到有些學校只有3、4個老師,七八十個學生,校舍是鐵皮屋;學生已經不多了,但是農忙(摘咖啡)的時候,孩子就不能上學,要在家裡幫忙。因為貧窮,他們普遍家裡只讓1,2年級的孩子來上學,比較大一點的孩子就要在家裡幫忙農作,所以高年級的孩子很少,都要併班上課。
想到臺灣的孩子每天都是被父母載到校門口,有的孩子自己要去上學,父母親還不放心,真是幸福!瓜地馬拉的慈濟人也勸當地的父母要讓孩子唸書,未來才有希望;這些都是菩薩用心付出,甘願去走,為苦難眾生甘願做,「能做就是福」,看到他們這樣,既感動又欽佩。
當地只要有什麼災難,不論市政府或是民間都會馬上想到慈濟,當地慈濟人不多,少少的人要做很多事,十幾年如一日,總是感恩自己有機會可以造福,可以用無畏力去憐愍眾生,眾生的苦難不分種族,有時語言不通,但是也一樣能膚慰;這就是隨順眾生身語意業,利益安樂到無畏處。
昨天講到「菩薩求此乘,名為摩訶薩,如彼諸子為求牛車出於火宅」
「菩薩求此乘」菩薩求的是大乘,就是大白牛車;所以才「名為摩訶薩」,就是大覺有情,又譬喻「如彼諸子為求牛車出於火宅」。菩薩甘願求大白牛車來自度度人。接下來的經文是:
「舍利弗!如彼長者見諸子等安隱得出火宅,到無畏處,自惟財富無量,等以大車而賜諸子」
「等以大車而賜諸子」的「等」就是平等,這些孩子都可得到大白牛車。長者要給諸子財富的心情,就是佛的心情,佛以三乘教化,聲聞聽了,知道道理、不再造業,心清淨;緣覺不只是知道道理,還能斷煩惱,煩惱去除,不再造業,心中無欲亦無外境誘引。但是佛陀希望眾生能體會自己成佛時的心境本懷--「人人本具佛性」,希望大家可以再進一步求大法、自利利他。就如長者看到諸子平安出來時,希望給他們每個人無量財富,佛陀希望給我們每個人的是法跟智慧,只要眾生啟動一念心,佛陀的法財很多。
「舍利弗!如彼長者見諸子等安隱得出火宅」此言長者既以諸子得出火宅,自惟無量財富,等以大車以賜諸子。喻菩薩不忍眾生造諸惑業而受生死逼迫之苦,沈溺惡道,即應根緣投教,除不善法,置之善處,令彼之心各獲得安隱。
每天早會都聽到醫院志工分享病患的遭遇,很多苦難都是禍不單行、週而復始;何況眾生在五趣,天有得失的煩惱、人有慾望追求的煩惱、其他三途有業力的苦,這些生死逼迫的苦難。
人在無明中不斷造業、人間善惡雜揉,起一善念可能就能生在人、天,富有之人如果求之無厭、貪婪無度,損及萬物有害人類,來生說不定就要受盡折磨。這都是在惑業中造作,不斷再受生死逼迫之苦,這些沈溺在惡道中的眾生,菩薩要「應根緣投教」。有些時候我們去幫助還被拒絕,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去,直到取得相信,才能「應根緣投教」,接近他、幫助他、教育他,「除不善法,置之善處」。有的人一生就是迷茫,直到接觸了慈濟人,開始去惡從善,摒棄惡習,接著換他投入人群去度人,甚至還能去現身說法,這就是「到無畏處」,他不但自救、還能救人。
凡夫過去有錯都覆藏、怕人知道;慈濟人都會現身說法,這就是凡夫也能做到無畏處。佛陀的無畏是真無畏,因為他天地萬物之理都瞭解,可以在四生、眾生、人群中泰然說法,種種法都在佛陀的智慧覺海中。佛陀在世時,印度有96種外道教,時時都有人來問難,佛陀也是泰然無畏說法。佛陀化度眾生不畏艱難,降服眾生剛強,佛陀說法後,外道教不只是瞭解,甚至心服、皈依。
「到無畏處」:佛處於大眾中說法泰然無畏之德,化度眾生不畏艱難亦不畏怯,至眾生安然,名無畏。
「自惟財富無量,等以大車而賜諸子」:見諸子等,思惟財富無量,應量平等賜與一大車,諸子求小得大,甚大歡喜。
聲聞、緣覺以為這樣就好,從沒想過能成佛;現在佛陀告訴他們人人可成佛,所以「求小得大,甚大歡喜」。
就像法華經方便品說的:「無量無礙,力無所畏」,亦謂善學無畏之網,曉了幻化之法。
世間一切都是幻化,向外求智慧、佛性,求不可得,聽法只是啟動,使我們瞭解人人本具佛性。
希望人人體會佛之本懷--人人本具真如--和大自然會合,回到清淨無染的本性。
2014年2月13日 星期四
20140213 晨語
佛以音聲言教而說法 或說過去及現在未來 或說世間及出世間法 悉為化導眾生而設教
《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比丘、比丘尼 優婆塞、優婆夷 各作是念 今者世尊 何故殷勤稱歎方便 而作是言 佛所得法甚深難解
《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比丘、比丘尼 優婆塞、優婆夷 各作是念 今者世尊 何故殷勤稱歎方便 而作是言 佛所得法甚深難解
今天聽經,因為上人小感冒,我們聽的是大愛台今天播放的晨語。在聽的時候,一直覺得我應該聽過這段。但是這段是今天早上在大愛台第一次播⋯
於是我回來後,把我2012年的晨語筆記拿出來看;果然上人在2012年5月25日講這段!我好開心!雖然還是有漏凡夫,但是佛法已經漸漸可以銘記在心了!
我要更加油!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