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坑下面,埋藏著佛陀的出生地。 |
在尼泊爾,蘭毘尼的Maya Devi神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保護區,同時也長期認定為佛陀的誕生地,按:應為摩耶夫人神廟,但查不到這個神廟的確切譯名),在位於一系列磚寺廟之下,發現了一個公元前六世紀的木造結構遺骸。這個木材結構包含了與佛陀本人誕生事蹟相關的廣場。
到目前為止,在蘭毘尼的佛教建築,最早的日期不超過公元前三世紀的阿育王,他推動佛教從現今的阿富汗傳播到孟加拉。
羅賓·科寧漢,英國杜倫大學的考古學家教授說:「很少有人知道佛陀的一生,除了通過文字來源和口頭傳說,有些學者,一直認為佛陀誕生於公元前三世紀;我們認為,為什麼不回去尋找考古學證據來回答一些關於他的出生的問題呢?現在,我們在藍毘尼的考古發現,將佛陀的誕生時間推前到公元前六世紀。」
佛教傳統記錄了摩耶夫人,佛陀的母親,在她的丈夫和父母的王國之間的蘭毘尼花園中,抓著花園內的一棵樹樹枝時生下了他。科寧漢和他的同事們推測,在這次發現的木造建築中央的空地裡,可能本來有一棵樹。後來蓋在木造建築之上的磚造寺廟,也同樣是圍繞著中心空間,沒有屋頂。
蘭毘尼是與佛陀的生活相關的主要地點,其他包括菩提伽耶,在那裡他成佛(大覺者),鹿野苑,在那裡他第一次講道,以及拘尸那竭羅,他離開了人世。在他80歲涅槃的時候,佛陀建議所有的佛教徒參觀蘭毘尼。直到第一個千年的中間,參觀蘭毘尼仍然持續著,當時的中國朝聖者記錄神社旁有一棵樹。
Maya Devi神廟在蘭毘尼仍然是一個活的神社,考古學家在比丘、比丘尼以及朝聖者的周圍工作。
在科學論文中,作者寫道:「(考古遺跡)在蘭毘尼的發現是一個縮影,記錄了佛教從一個本地化的宗教組織發展為一個全球性的宗教。」
在中世紀時期的尼泊爾,蘭毘尼曾一度淹沒於荒煙蔓草中,後來在1896年,古老的蘭毘尼被重新發現,並因為發現了一個公元前第三個世紀的砂岩支柱,而被確定為佛陀的出生地。支柱,依然屹立,銘刻著阿育王造訪佛陀誕生地,以及此地的名稱 - 蘭毘尼。
當時(1896)儘管再度發現了關鍵佛教遺址,但是因為最早的建築可能深埋於下或在後來新增建築時銷毀,因此當時的考古學家認為,無法進一步尋找佛教發源的最初階段的證據。
世界上約有五億人是佛教徒,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人到蘭毘尼朝聖。 拉姆·庫馬爾·什雷斯塔,尼泊爾的文化、旅遊和民航部長說:「這些發現使我們更了解佛陀的誕生地,尼泊爾政府將不遺餘力地維護這個重要的地區。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呼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很榮幸能與在最神聖的地方,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的一個重要的發現盡心力;我們會協助更多的考古研究、加強保護工作以及現場管理,確保蘭毘尼的完整性。」
參考文獻: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confirm early date of Buddha's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