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要顧好這念心,那怕是極微細的心念也要好好固守本分;所以要「微渧先墮,以淹欲塵,開涅槃門,扇解脫風,除世熱惱,致法清涼」。
「微渧先墮」就是心要時時保持如大地潤濕,要能如此則需要天氣調和,只要天氣調和,白天有太陽,晚上有月亮;白天太陽的熱會使空氣吸收水分,等晚上涼了,水氣就會凝結,所以早上太陽出來之前,可以看到草上都有露水,使大地潤濕。修行者的心也要常常有法的露水潤澤,不可有來自貪瞋癡慢疑的熱惱;這樣起風的時候,欲念的灰塵就不會隨風飛揚,所以我們要時時保護好、顧好我們的心。
要顧好我們的心,即使是微細的小事也不可輕忽;佛陀就曾經舉一位長者子為例子,告訴我們修行人即使是微細的事也要留意。
這位長者子一心求清淨想要出家,雖然父母十分不捨,到最後還是拗不過他,讓他出家了。出家以後父母每日盼望他能夠回來乞食,這樣他們就可以幫助他。可是,每次兒子經過時都一面說「大居士,顧好你的心,感恩你的布施使我能修行」然後就走過去了,讓父母好失望。有一天他又過家門而不入,父母再也忍不住了,就攔住他跟他說,雖然你是我的兒子,但是已經出家了,我尊重你是賢者,希望能布施你,為何你都不向我托缽?
兒子就說,「乞食人不喜...」
他的父母接下來又說,能布施給你,我不只是歡喜,我還求之不得。
兒子接下來又說,「有求皆不淨,無求淨自得...」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他既然已經出家,就要心無所求無所欲,要把心保持乾淨,不能因為自己的父母歡喜布施,就一直回來;而由他的父母的角度幫他們想的時候,布施應該是以平等心,不能只是布施自己愛的、跟自己有關的人,這樣的布施就沒有功德。而修行者也不會去跟布施者要求什麼,所以這位比丘過家門而不入,其實也是愛護自己的父母。
佛陀舉這位比丘做例子,來告訴大家,修行者即使是小事也要留心。佛陀說法都是應機、應境,人人都可以是教材。
所以,要能夠「無量法門,悉現在前」就要入人群中,人群中的人、事、物隨手拿來都是教材,法是點點滴滴在人事物中隨時汲取,世間一切法都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不是只有存在經典中。
人的煩惱起自於心欲,我們要時時以法水滋潤心地,這樣(境界的)風吹的時候才不會有欲念的沙塵揚起。
「開涅槃門」,涅槃就是寂靜,心無為無欲,那是所有學佛者應有的心態。
「扇解脫風」,修行者的內心要有解脫的風,心中很熱的時候心扇要搧一搧,自我反省、慚愧懺悔,使心中熱惱散去,「致法清涼」。
「除世熱惱,致法清涼」,修行者的心要顧好,那怕是很微細的念頭也要控制,要教育自己,也要教育別人。
是時日月燈明佛,說大乘經,名無量義,教菩薩法,佛所護念。
日月燈明佛的時代,一樣是「說大乘經,名無量義」。大乘經就是日常生活中攝取之法,用來調攝我們的心。
菩薩的心更要在微細之處用心,要能做到「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之所成就」,不能只是助人,這樣才能入人群為典範,這才是佛所護念的法。
從過去的日月燈明佛,到現在的佛陀,都一樣是要暢演本懷;從四十多年前第一念開悟、或是從二萬日月燈明佛的時代,諸佛的心境都一樣要把本懷向眾生開懷暢演,只是要等待時機來說法。
說是經已,即於大眾中結跏趺坐,入於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動。
「說是經已,即於大眾中結跏趺坐」,過去的佛,和現在的佛都一樣,講完經以後就先入定,觀察人人根機。「入於無量義處三昧」就是說入於正定,三昧威儀成就。
佛陀說法華經必然是三根普被,而祂入於無量義處三昧,是等待文殊和彌勒兩位菩薩來解釋接下來的法有多重要;否則彌勒菩薩怎會不知道日月燈明佛的這段故事,還要專程去請問文殊菩薩呢?而文殊菩薩是七佛之師,又怎麼可能會不知法呢?他們都是來助道場,協助佛陀觀機逗教,所以,教眾生佛法都不是一人可以成就。
我們修行,平時行住坐臥都要不離威儀,威儀就是法,開口動舌、舉足動步都要有威儀,行住坐臥,一切威儀無不都在三昧中。
學佛都在這念心,若日常生活中不好好控制,則心缺少了法的滋潤而乾燥,那麼開口動舌、舉足動步就會變得粗魯,這樣就是不聽法、不聽話,就永遠無法成就道業,這就是人受到習氣影響,若不改習氣,又如何能「微渧先墮」?如何能夠上規道?修行人,心要在法中,法要行在生活中,生活規律和佛法絕不違背,多用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