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31日 星期六

20130831 雜感



今年花蓮的雨水少,連帶的學校池塘裡的睡蓮開得也不好。

這一張是8/26 拍的,如果是去年,應該可以開上好幾天,今年卻只開了一天就枯萎了。

最近上人一直在提到「蓮花出污泥而不染」的概念,勉勵我們要入人群但是不染著;上人過去也常常提到「大圓鏡智」,要我們心如明鏡,境來照影,境去不留。

如果心不是像鏡子一樣,而是像一卷錄影帶,每次境界過了,就在錄影帶上面留下很多影像;雖然下次境界來了,按錄影鍵還是可以覆蓋上去,但是一次次的覆蓋上去,錄影帶到最後會愈錄愈模糊,愈來愈沒有辦法錄出清晰的影像了。

我們的心如果像錄影帶,到最後就會充滿雜訊,錄出來的影像就會是模糊的、扭曲的、難以理解的影像與聲音;如果我們還硬要去解讀這些影像與聲音,讀出來的結果可能跟原本的意義大相逕庭,增加許多困擾。

如果心如明鏡,境來照影,境去不留痕跡;那麼下次再有境界現前時,還是可以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也就不會有什麼誤解了。

而以蓮花來比喻,更是往前推了一層;蓮花出於污泥,但是污泥並不會讓蓮花開出污穢的花朵,而是乾乾淨淨的花。而且,污泥還成為蓮花的養分,滋養蓮花。

上人勉勵我們,入人群的時候,難免會遇到被誤解、被冤枉的時候,這時候不可以灰心,要努力轉惡緣為善緣;千萬不可以因為被誤解、冤枉,就失了道心,就退回到獨善其身,甚至隨著無明眾生起舞,「本欲度眾生,反被眾生度」,要當救火隊,反而自己也失火,那就悽悽慘慘了。

最近一直提到的舍利弗,就是因為當年挖眼睛的因緣(見大智度論),退回到獨善其身,於是隨佛陀數十年一直不能覺悟;但到了法華會,他終於覺悟了。

佛陀也嘉許他,並且跟他說,「供養無數佛,具足菩薩行;十力等功德,證於無上道」。常有人誤以為只要一覺悟/開悟,馬上就成佛,其實不是這樣的;成佛沒那麼容易,要先發心--四弘誓願。

「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邊誓願斷,法門無邊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這四句的順序也是很重要的,一定要先發心度眾生,如果只是發心獨善其身,那只能永遠留在六道輪迴;獨善其身者如果能守五戒、行十善,那就是生生世世在人道中。

發心度眾生以後,接著一定要斷煩惱。煩惱就是『潛藏在我們意識中的不自在,也可以說是心理病態』(佛遺教經)。如果不能斷煩惱,在入人群度眾生的時候,一不小心就會被拉走了,本來要度人,反而被度,慘啊~~~。

在度眾生的時候,因為眾生的煩惱也是無邊,每個人的問題都不一樣,物質的煩惱容易解決,心靈的煩惱才真的困難。所以要一直去學習,所以「法門無邊誓願學」,因為如果不願意去學習新的法門,遇到眾生的問題時,又怎麼能幫他們解決呢?解決不了,那麼連一個眾生都度不了,更不要提無邊的眾生了。

當然,上人也提到過,『無量義經』裡面說的:「苦既拔已,復為說法」,如果他已經苦得要命了,連飯都吃不飽了,還要去跟他講佛法、叫他要信佛,要知足常樂,他根本不會聽你的(應該會被打吧?);一定要先幫他解決了他的問題、讓他不苦了,接著就可以讓他瞭解佛法。有時會聽到有些受助者抱怨,仔細聽聽大概都是因為對方急著要他接受他的價值觀,苦尚未拔,就急著說法,就會踢到鐵板囉。

立誓度無邊的眾生、斷自己的煩惱、學無邊的法門以後,總有一天可以「佛道無上誓願成」。哪一天呢?要等到「供養無數佛」以後。佛陀自己也說他供養過「二萬億佛」。

這裡所說的佛,其實很多應該就是我們每天在生活中會遇到的人。因為人人本具佛性,只要發心,都會有成佛的機會;所以所有的人、甚至眾生,我們都應該跟他們尊重、跟他們結好緣,這樣才能「供養無數佛」。

「供養無數佛」是要花很多時間的,所以接著佛陀就說:「過無量劫已」。「劫」是很長的時間,有人很有心情的把它算出來,一大劫大概是十二點七億年,那無量劫就更不要提了。總而言之,發心是拿到行菩薩道的入場卷,接著要「供養無數佛,過無量劫已」,才會成佛。

舍利弗成佛後的國土,我總覺得聽起來很像個天堂;

「劫名大寶嚴,世界名離垢,清淨無暇穢;以琉璃為地,金繩界其道;七寶雜色樹,常有華果實。彼國諸菩薩,志念常堅固,神通波羅蜜,皆已悉具足。」

那個國家裡面,到處都是奇珍異寶,但是因為國民的水準很高(都是菩薩跟天人),所以不會有人想要偷東西;相對的來說,在娑婆世界,奇珍異寶都藏到地底下去,但是還是會有人想要把它挖出來(唉)。

儘管那個國家的人都是天人跟菩薩,但是他們還是很好學,所以他們都「於無數佛所,善學菩薩道」。這個國家的這麼多人,都是過去被舍利弗(成佛以後叫做華光佛)度化的。

這個國家的人,因為業輕、煩惱少,所以在他們的世界,人的壽命很長(八小劫);而他們的佛陀(華光佛)壽命更長,有十二小劫。相對的,娑婆世界因為眾生業重、煩惱多,所以佛陀只住世八十年。當然,以當時尼泊爾的人的壽命來看,應該也算是長壽。

也因為「離垢」國的人業輕、煩惱無明少,所以華光佛滅度以後,「正法住於世,三十二小劫」。但是釋迦牟尼在娑婆世界滅度後正法住世只有五百年,接下來就是像法(只有形像,有修有證者少),而現在我們到了末法。

我最近常在想,為什麼正法在我們的世界裡,只能住世五百年呢?應該是因為眾生業重、煩惱多,所以聽到了好的道理,常常也聽不進去;甚至於還要去毀謗它。當然,有一部份的這個問題,其實是來自於修行的人守戒的定力不足,因為說跟做不一致,就會讓旁觀的人不服氣、不信,甚至於毀謗。

我小的時候常聽長輩說「吃齋的人戳九叉,不吃齋的人戳三叉」;這就是因為有些人雖然號稱在修行、吃齋唸佛,但是並沒有把佛念到心裡,只是念在嘴上,說跟做不一致,才會被人家這樣毀謗。這就是「獅子蟲自噬獅子肉」,雖然在修行,但是只有修在表面上,開口動舌、舉手動足都不像個修行人,也就難怪講的道理人家聽不進去了。

所以上人一直諄諄告誡我們一定要「誠正信實」,如果所說的跟所做的兜不攏,那樣人家會對我們不服氣,甚至會認為根本就是胡說,那就糟了。

另外一部份佛陀與正法無法住世久一點的原因,是因為業重、煩惱多的人多,這些人用不一樣的眼光來看待正道,所以跟他講什麼都聽不進去。

不過,並不是一定要信什麼宗教才是正道;上人常說,宗教是「人生的宗旨,生活的教育」,所以只要人生有個正確的宗旨(正信),認為當個好人、時時做好事是應該要作的,這樣,就算沒有皈依哪一個宗教,其實他已經皈依了正道,也就是個菩薩。

最近聽晨語,一直在腦中轉著好多好多想法;試著在這裡整理出來,跟大家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