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7日 星期五

20120427 晨語


無上甚深微妙法
道法慧海難思量
時空法界人間事
轉識成智人間法

雖然時間、空間的境界都那麼遼闊,其實都不離人間事。
只要我們在人群中很用心透徹去體會人事物理,其實這些無上甚深微妙法就是在人間中,人人若能轉識成智,這就是人間法。
我們若能通達出世間法,這分的覺悟,法無不都是要用在人間,人間的智慧讓我們體會到我們的真如本性,一乘實相的道理,這就是法。

前面說到法之深、妙,真的是:

假使滿世間,皆如舍利弗,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

舍利弗在弟子中是智慧第一,但即使滿世間的人都跟舍利弗一樣,也把他們的智慧集中起來,還是無法測量佛的智慧。其實每個人都有每個人心靈的境界,任何一個人都無法測量別人心中所含藏的意識。「人心隔肚皮」,凡夫要測量凡夫都不容易了,何況要測量佛智,那更困難。

所以「正使滿十方,皆如舍利弗」也還是「不能測佛智」,佛的智慧、知見,真的是非常難測量。

佛智是佛的真如本性,宇宙間所有的世界,國土等等的性與相,全都了知了,所以「能入無盡境界」,「了了常知」。法界如海,所有無窮盡過去、現在、未來,時間、空間佛的智慧都能包容,因為佛智所入的境界無盡,哪怕如舍利弗的智慧,也是同樣沒辦法瞭解。

及餘諸弟子,亦滿十方剎,盡思共度量,亦復不能知。

「亦滿十方剎」,「十方」就是「招提」、「國土」,「剎」就是寺院,所有的寺院。所有的國土集所有寺院的修行者的智,還是無法瞭解佛智。而且,就算這些人的智慧都如舍利弗一樣,也是無法,「亦復不能知」。

釋迦佛曾在百千萬億佛土中不斷精進,親近很多很多的佛,生生世世都是用那麼長久的時間親近佛,吸收佛的智慧,每一尊佛的優點、教法,他都沒有漏掉,長久的時間、經過數百萬億諸佛的道場,慇勤精進修行一直到現在。

佛陀的智慧的遼闊、真如本性到什麼程度,真的是集天下人都無法瞭解。所以我們需要用功,也要好好回歸我們自己來找我們的本性,依照佛陀教法,信受奉行。人人皆有如來智性,我們只是迷了,所以我們現在要依照佛陀所說的教法信受奉行,反觀自性,否則我們一直在外面找,為何不回歸自性呢?

辟支佛利智,無漏最後身,亦滿十方界,其數如竹林。

辟支佛在無佛的世界,因為觀察到四季輪轉,晝夜交替,想到這就是沒有定相,想到天下一切的形相、萬物性相都沒有常住而覺悟,這叫做獨覺,但是他所覺悟的境界就是就地的境界,他沒有辦法覺悟到這些無常是如何讓我們的人生由不得自己,人是間眾生不斷累積著共業,到底是由何而來?辟支佛能覺悟到無常的苦,懂得要獨善其身,所以能因為自淨其意,得到無漏,「無漏最後身」,只是能到脫離分段生死,還無法到究竟大涅槃,不生不滅的境界。

辟支佛就是在小乘,因為他怕生死,要保護自己,但是佛要我們再進一步,入人群中,要倒駕慈航。

即使像辟支佛那樣的人集合起來,數量多到像竹林一樣,也無法測量佛智。(應該是因為他們都在小乘境界)

「最後身」是「最後有」,就是最後這個身軀,「有」就是煩惱,煩惱斷除就是自淨其意。
「後身菩薩」即在生死中,最後一次受生的菩薩,和辟支佛一樣,但還未達到滅掉生滅法,也就是真空的境界。

凡夫雖然發心,但即使智慧如舍利弗、或是利智如辟支佛,雖然一直用功修行,達到最後身的(脫離)分段生死,若能再進一步對生滅法能了達,如此叫做體會真空,才能真正發現妙有、真如本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